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一九六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货物交换议定书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15:09:15  浏览:967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一九六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货物交换议定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一九六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货物交换议定书



(签订日期1965年5月11日)
  根据一九五六年二月十七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贸易协定”第九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支付协定”第九条,两国政府同意两国一九六五年的商品交换将依据“一九六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出口货单”和“一九六五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单”办理。上述货单是本议定书的组成部分。
  本议定书于一九六五年五月十一日在北京签订,共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文和英文写成,三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在条文的解释上有分歧时,以英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代  表             代   表
    (签字)              (签字)

  一九六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出口货单

  一、硼砂
  二、石棉
  三、滑石粉
  四、无定形石墨
  五、建筑材料
  六、蛋品
  七、冻家禽
  八、绵羊及山羊肠衣
  九、羽毛
  十、茶叶
  十一、绸缎及丝绸复制品
  十二、文教用品
  十三、一般消费品
  共1,200,000英镑

  一九六五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单

  一、铝压延材料
  二、铜压延材料
  三、无缝钢管
  四、精铬
  五、锰铁
  六、铬铁
  七、聚氯乙烯及塑料
  八、电缆
  九、化工原料
  十、工具(锯片)
  十一、一般消费品
  共1,200,000英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公平交易检查证》执法效力问题的答复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公平交易检查证》执法效力问题的答复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请国家工商局明确〈公平交易检查证〉执法效力的请示》(鲁工商法字〔1998〕140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公平交易检查证》是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以及其他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行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于1994年9月1日,统一制发并正式启用的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
国境内所有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的有效执法证件。
在《公平交易检查证》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用之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专门就此证的正式启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并在社会各大新闻媒体上发布了《关于启用〈公用交易检查证〉的公告》,向全社会公布了《公平交易检查证》的式样、执法效力等等。
为了加强对《公平交易检查证》发放使用的管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并下发了《公平交易检查证发放使用规定》。该《规定》中明确了《公平交易检查证》的发放范围、适用范围、制发机关、持证人员应当遵守的纪律以及证件的管理等内容。
1995年6月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又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执法人员使用证件规范化管理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公平交易检查证》的使用范围,即:1.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和查处不正当竞争违法案件;2.制止垄断、限制竞争行为和查处案件;3.查处制售非法出版
物等投机倒把案件;4.查处走私、贩私案件;5.查处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案件;6.查处商标违法案件;7.查处广告违法案件;8.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案件;9.查处利用合同进行违法活动的案件。
《行政处罚法》中规定,行政执法人员调查、进行检查和当场作出行政处罚时,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为了使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执法符合《行政处罚法》的上述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6年11月1日下发了《关于补充发放〈公平交易检查证〉的通知》,通知
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必须统一使用《公平交易检查证》,不得自行发放、使用其他检查证件,并规定此次补充发放范围是所有行政执法人员。
综上,《公平交易检查证》是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发的,运用于所有工商行政管理执法领域,在全国通用的有效行政执法证件。



1998年7月3日

关于禁止以报纸形式印送广告宣传品及对印刷品广告加强管理的通知

新闻出版署 国家工商局


关于禁止以报纸形式印送广告宣传品及对印刷品广告加强管理的通知
新闻出版署、国家工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闻出版局,工商行政管理局:
去年以来,在一些城市的公共场所,经常有人向群众免费发送以报纸形式印刷的广告宣传品,有的则通过邮局随报(邮件)附送和委托报刊零售网点发送。这类印刷品大都以非新闻内容为主,采用报纸的编排形式,具有明显的报头标志,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印制、发送,印制和发行量也
较大。为了加强对这类印刷品的管理,特作如下通知:
一、任何单位(包括新闻出版单位)或个人,未经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均不得以报纸形式编印出版物。报纸是有固定名称、刊期、开版,以新闻报道为主要内容,每周至少出版一期的散页连续出版物,也包括以非新闻性内容为主或出版周期超过一周的、以报纸形式(有固定名称、
刊期、开版)出版的散页连续出版物。未经批准,擅自以报纸形式印制、发送的上述出版物,应视为非法出版物,由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予以查禁;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二、广告经营单位散发、邮送印刷品广告,必须具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的广告发布经营资格。
广告经营单位连续发送某种固定形式的印刷品广告,须经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发送的,由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初审后,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
违反本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二十二条予以处罚。
三、印刷品广告不得出现任何非广告内容,必须标明承办单位名称、地址、印制时间、工商登记号。散页印刷品广告,各页均须标注“广告”字样。有固定名称的印刷品广告,名称中必须含有“广告”字样。
违反本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十九条予以处罚。
四、新闻出版单位不得借出版非广告内容出版物(包括增刊、副刊等)的形式或以其他名义,变相发布广告,刊登“有偿新闻。”不得刊载内容与广告相混淆的文章。
违反本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二十四条予以处罚。
五、印刷厂承接新闻或非新闻性内容与广告同期编排的出版物,须查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核发的准印证。各地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在核发准印证时,应对广告印刷品的稿样进行严格审查,不允许其使用报纸形式。违反本条规定的,由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予以处罚。




1994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