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许昌市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暂行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3 11:41:30  浏览:932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许昌市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暂行办法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政府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

许政〔2003〕3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许昌市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三年七月八日


许昌市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暂行办法

第一条退役士兵安置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严肃的指令性政治任务。为了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安置暂行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中所称城镇退役士兵,系指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应在城镇安置就业的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的退役义务兵、复员士官和转业士官(以下统称退役士兵);所称安置就业系指安置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包括非公有制企业和各类民办非企业等单位就业。

第三条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进行。市及县(市、区)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以下统称安置部门)负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的日常工作。计划、人事、劳动保障、财政、公安、工商、税务、卫生、教育、征兵、监察、法制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协助安置部门做好退役士兵的接收安置工作。

第四条市及县(市、区)人民政府将退役士兵安置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承担计划安置任务的部门(系统)和单位(以下统称接收单位)完成安置任务情况纳入当地年度责任目标和考评范围;将安置部门所需的退役士兵待分配期间生活补助、 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和一次职业技能培训等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将事业单位安置退役士兵列入当地人事编制计划。

第五条根据先报到后安置的原则,退役士兵自部队批准退出现役之日起30日内应及时到当地兵役机关办理预备役登记。退役士兵符合接收条件的,应按照当地安置部门的规定时间及时办理户口、行政等报到手续。对不符合接收条件的或档案中缺少《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和《士兵登记表》的,安置部门不予接收,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告知退役士兵本人,同时将其档案退回原部队且说明理由。

第六条退役士兵要求易地安置的,需持有关手续按照规定和程序办理。其中,跨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由省安置部门审批;跨省辖市的由市安置部门审批;本市范围内的由接收地的县(市、区)安置部门审批。经批准易地安置的退役士兵, 由接收地的公安户籍部门凭当地安置部门介绍信办理入户手续。

第七条本市行政辖区内的所有单位包括中央和省属单位,不分所有制性质和组织形式,不论隶属何地、何部门,都必须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积极接收并妥善安置由当地人民政府计划分配的退役士兵。

第八条年度退役士兵安置计划,按照国防义务均衡负担的原则, 由安置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当年退役士兵数量和当地实际编制,或依据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各单位职工人数、经济效益等情况按比例编制,报当地人民政府审批并下达;对省下达的中央和省属单位安置计划,由市人民政府分解并下达;未列入省下达计划范围的中央和省属单位的安置计划由当地人民政府下达。

各类新建、扩建企业增员时, 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划出一定比例和名额,提供安置部门用于分配退役士兵。

第九条接收单位对完成安置任务确有困难的,可在接到当地人民政府下达的计划安置任务通知之日起7日内,向安置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按照计划安置任务每少接收一人缴纳5—6万元的标准,实行安置任务有偿转移。

第十条退役士兵安置实行安置就业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政策和办法,人民政府鼓励退役士兵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偿后自谋职业。

第十一条退役士兵安置就业, 由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当年各级下达的安置计划,采取优先分配、双向选择、文化考试、指令性包底分配各占一定比例的方式实施。

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 由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当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给生活补助费。

第十二条享受安置就业政策的退役士兵,必须是以下人员:

(一)退役义务兵入伍前系非农业户口且在户口所在地入伍的;

(二)复员士官入伍前系非农业户口,服现役满第一期或第二期规定年限的;

(三)转业士官经省级安置部门批准接收并移交的;

(四)退役义务兵和复员士官入伍前系农业户口,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服役期间其全家被公安机关批准“农转非”,且本人经县(市、区)审核并报经市批准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服役期间荣获二等功以上(含二等功)奖励的;服役期间因战、因公致二、三等伤残且当地有条件在城镇安置就业的(不能安置就业的
由民政部门按规定增发伤残抚恤金)。

(五)符合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应予安置就业的退役士兵。

第十三条退役士兵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安置:办理假材料谋取安置资格的;非农业户口青年占用农村指标入伍的;非户口所在地入伍的;从农村入伍后私自购买非农业户口的;未按时到安置部门办理户口、行政等报到手续的; 自2002年冬季以后(含2002年冬季)入伍的城镇非农业户口退役义务兵和复员士官,没有国家民政部制发的“非农” 《优待安置证》的;不符合其他有关规定的。

第十四条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获二等功以上(含二等功)奖励的, 由安置部门予以优先分配;荣立三等功的由接收单位在定岗定位时予以照顾;因战、因公(含因病)致二、三等伤残的由接收单位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

第十五条退役士兵入伍前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正式职工的,原则上回原单位复工复职且不占计划分配指标。原单位已合并的,由合并后的单位负责安置。

第十六条退役士兵入伍前系学校未毕业学生,退役后本人要求复学又符合学习条件的允许回原学校复学,具体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退役士兵报考地方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第十八条安置部门会同教育和劳动保障部门,利用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免费为城镇退役士兵提供一次职业技能培训, 以增强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竞争能力。

第十九条安置退役士兵实行劳动合同制,接收单位应及时与退役士兵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得约定试用期。在合同期内,非本人原因或严重过失不得解除劳动合同。退役士兵自愿终止劳动合同或首次合同期满后需要再就业时,劳动保障部门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介绍其就业。

第二十条退役士兵军龄自兵役机关批准入伍之日起计算至部队批准退出现役止,满10个月的按周年计算。退役后新分配参加工作的,其军龄连同待分配的时间一并计算为接收单位的连续工龄,并视同为社会保险缴费年限,享受同工种、同岗位、同工龄职工的待遇。接收单位应依法为退役士兵办理当地各项社会保险,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确保其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第二十一条退役士兵分配后,企业单位破产、倒闭或停产、半停产的,要优先安排其再就业,生活困难的要纳入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第二十二条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要及时为求职登记的城镇退役士兵免费提供就业咨询、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

第二十三条退役士兵安置就业,必须服从人民政府分配和用人单位定岗,否则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取消安置资格。退役士兵办理分配手续后应及时到接收单位报到,因本人原因超过规定期限不到安置部门办理分配手续、或已办理分配手续但不按时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则视为不服从分配。

第二十四条符合安置就业条件的退役士兵选择自谋职业的,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安置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办理自谋职业有关手续,按照当地当年规定的标准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助,并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一)从事个体经营的,有关部门要简化手续,给予优先办理证照、安排场地和摊位。除依法颁发证照收取工本费外,在3年内免收各项行政性收费。

(二)按国家有关规定可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其军龄可视同为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并和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三)如被单位录用,享受同工种、同岗位、同工龄职工的福利待遇,其军龄计算为连续工龄。

(四)自谋职业退役士兵的档案由劳动保障部门免费保管,党、团组织关系由乡(镇)、街道办事处接收管理。

(五)城镇二、三等伤残退役士兵选择自谋职业的,其应领取的伤残保健金标准改按伤残抚恤金标准执行。

(六)各级税务部门规定的有关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七)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有关优惠政策。

退役士兵选择自谋职业经批准后,政府不再负责其安置就业。

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提出,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定。

第二十五条承担退役士兵计划安置任务的接收单位,其法定代表人为本单位包括其下属单位按时完成接收安置任务的责任人,主管劳动人事工作的领导为直接责任人。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对人民政府负责,对本单位包括其下属单位违反本暂行办法的规定承担责任.

第二十六条接收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接收当地人民政府指令性计划分配包括调整或补充分配的退役士兵;不得只接收本单位职工的退役子女而不接收计划分配的其他退役士兵;不得拒绝接收伤病残或在服役期间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但仍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

第二十七条接收单位自人民政府统一分配之日起30日内必须对分配的退役士兵落实定岗和上岗。其间无论退役士兵是否前去报到,均应按分配的名单先行定岗定位,并对已前去报到的退役士兵开始计发工资。由于接收单位拒绝或拖延办理退役士兵报到的则视为已报到。对因退役士兵个人原因未按时报到的自实际报到之日起计发工资。

第二十八条接收单位拒绝或拖延接收退役士兵,或接收后不予按时落实上岗的,从安置部门开出分配手续当月起,按照不低于本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80%逐月发给退役士兵生活费。其中,系接收单位责任的由接收单位发给,系接收单位的下属单位责任的由其下属单位发给。

第二十九条接收单位拒绝接收或要求退档的,则由其责任人负责向人民政府申明理由,未经人民政府批准,安置部门不得擅自接收退档。

第三十条因接收单位拒绝接收当地安置部门计划分配的退役士兵而引发的劳动争议, 当事人可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三十一条接收单位自人民政府统一分配之日起60日内,应及时向安置部门报送《接收安置退役士兵落实上岗情况反馈表》,逾期则视为未完成安置任务。

第三十二条接收单位不得向退役士兵收取任何名目的费用,尤其不得将收取费用作为接收和上岗的条件。

第三十三条接收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政策规定如与国家和省的安置法律、法规及本暂行办法的规定不一致时,按照国家和省的安置法律、法规及本暂行办法的规定执行,不得各行其是。

第三十四条对违反本暂行办法规定的接收单位及其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采取以下措施或处罚:

(一)由安置部门会同计划、人事、劳动、监察、目标管理、法制等部门实施督察,并定期在新闻媒体上公布落实情况。

(二)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责令其限期纠正并足额补发已分配退役士兵的生活费。

(三)接收单位当年不得被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各级双拥先进单位。

(四)对接收单位的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且当年不得被评为各级先进个人。其中,系中央和省属管理单位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处理。

(五)接收单位因拒绝或拖延接收计划分配的退役士兵,或接收后不予及时落实上岗而导致退役士兵上访尤其集体上访的善后处理等, 由接收单位的责任人负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六)将按时完成安置退役士兵政治任务作为评选文明单位的一项重要条件。拒绝或拖延接收计划分配退役士兵的接收单位当年不得被评为文明单位。

(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处罚。

第三十五条安置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行政,严格按本暂行办法办事。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要严肃查处。

第三十六条市及县(市、区)人民政府对接收安置退役士兵工作中成绩显著的接收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七条市人民政府对不能按时完成安置任务的县(市、区)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取消其评选双拥模范城的资格,并责令其限期完成。

第三十八条本暂行办法未尽规定按国家现行政策执行。本暂行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如遇国家和省退役士兵安置政策调整,从其规定。

第三十九条本暂行办法由市安置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本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

云南省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决定》(云政发〔2010〕40号)文件要求,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效能昆明”建设活动的决定,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政府决策水平,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昆明市行政机关行政绩效管理制度实施办法》、《昆明市行政机关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实施办法》、《昆明市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实施办法》和《昆明市行政机关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务求取得实效。



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昆明市行政机关行政绩效管理制度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决定》(云政发〔2010〕40号),提高政府重大投资建设项目效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行政机关工作效能,提升政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推行行政绩效管理制度,由各级政府负责。在具体实施中,重大项目稽查的审计工作由政府审计部门牵头,发展改革部门配合;公共财政资金支出绩效审计和评价由政府审计部门牵头,财政部门配合;重点工作督查由政府督查部门牵头并组织实施;政府监察部门负责对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第三条 发展改革部门应制定对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开展稽查的实施意见,财政部门应制定对公共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意见,审计部门应制定对公共财政资金支出绩效审计的实施意见。

第四条 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和年度重要工作的实施部门,应于每季度结束后的次月10日前,向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分别报送本部门实施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和年度重要工作的进展情况。审计部门应当每半年向同级政府报告1次行政绩效管理检查评价结果。

第五条 政府投资重大项目,是指省人民政府当年确定的20个重大建设项目,昆明市及所属县(市)、区人民政府当年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

第六条 对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实施跟踪检查制度,每年选取不低于50%的数量开展稽查和审计。审计部门负责落实项目必审制度和跟踪审计制度;发展改革部门对项目执行效率和效果进行监督管理,并负责建立和落实重大建设项目稽查制度;财政部门负责项目的资金安排、拨付,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跟踪问效;监察部门协助发展改革、审计、财政等部门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条 跟踪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主管部门立项、审批环节的工作效率;

(二)各项目建设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财务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效率;

(三)结合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检查建设项目的决策行为、环评和节能、规划和土地审批、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的执行情况。

第八条 重点民生专项资金是指省人民政府当年确定的20项重要工作,以及昆明市及所属县(市)、区人民政府当年确定的重要工作所安排的财政资金。

第九条 开展重点民生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和评价,每年审计和评价资金总额不少于专项资金总额的30%。审计部门负责对重点民生专项资金绩效进行审计,财政部门负责对重点民生专项资金绩效进行评价。

第十条 重点民生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关在对专项资金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其投入、管理和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提出改进建议的专项审计行为。

第十一条 重点民生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是通过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在保证专项资金真实、合规的基础上,揭露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效益性问题,揭示落实有关政策不到位、政策目标未实现的突出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专项资金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十二条 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常用评价标准包括:

(一)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尤其是各专项资金管理规定或办法;

(二)经过批准的专项资金预算标准;

(三)公认的或良好的实务标准,如行业或地区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

(四)被评价组织或单位自行制定的标准,如可行性报告、预算、目标、计划、定额、技术标准、产出能力等;

(五)有关利益关系方的评价标准。

第十三条 合规性审计重点审查专项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经济性审计重点审查专项资金在使用中的节约程度,判断专项资金的使用是否遵循了最经济的原则。效率性审计重点审查专项资金的使用结果或产出与投入的关系,检查专项资金在安排和使用中是否以一定的投入实现了产出的最大化,或者在取得一定的产出时实现了投入的最小化。

第十四条 政府年度重要工作是指省人民政府当年确定的20项重要工作,以及昆明市及所属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当年重要工作。

第十五条 各级政府督查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针对政府年度重要工作完成情况的专项督查,并每半年向同级政府报告1次督查结果。

第十六条 各级政府应当将行政绩效管理评价检查结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和干部管理使用范围,作为对各行政机关及其负责人进行奖惩和职务调整的重要依据。

第十七条 每年12月,各级政府应当通报行政绩效管理检查评价的结果。

第十八条 各级政府监察部门负责对行政绩效管理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工作推进不力、绩效管理不严,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单位,依照行政问责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第十九条 本实施办法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昆明市行政机关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决定》(云政发〔2010〕40号),按照节俭理政、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制止奢侈浪费,有效控制行政成本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行政成本控制按照行政管理权限,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坚持经费保障与行政成本控制相结合,行政责任与加强监督相结合,确保行政成本控制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第三条 市财政局负责全市行政成本控制的牵头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对本级行政机关和下一级政府的行政成本控制工作进行指导。各级政府督查部门会同审计、监察、财政、发展改革、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对行政成本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 行政成本主要控制内容:

(一)机构编制和人员;

(二)公务用车购置和管理;

(三)会议、庆典、论坛;

(四)出国、出境、出省考察;

(五)楼堂馆所建设。

第五条 行政成本控制目标: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有效降低行政成本。2010年,从严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零增长,公务用车购置经费零增长,楼堂馆所一律不新建,会议、庆典、论坛和出省考察经费压缩20%。2010年以后,行政成本的控制目标由市财政局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确定。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行政成本控制约束机制,按照上级政府的要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明确本级行政机关行政成本控制目标和考核办法,于每年4月1日以前报上级政府备案。各级行政机关按照当地政府制定的控制目标完成行政成本控制任务。

第六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认真执行编制管理机构批准的机构“三定”方案,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的协调约束机制,全面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实现行政编制数、实有人员数、财政供养数相对应,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规模。除执行国家政策规定外,一律不得超编进人。聘用临时人员必须报同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能够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办理的事项,不得聘用临时人员。

第七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实行综合预算,改进预算编制手段,增强预算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提高年初预算准确性;逐步公开部门预算,全面规范行政机关收支活动。完善预算约束机制,强化预算执行控制管理。

第八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遵循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管理规定,严格公务用车编制管理。严格执行车辆报废制度,原则上不得新购高油耗、高配置越野车,提倡购买低排量、环保型轿车。严格执行统一保险、定点加油和定点维修制度,降低车辆运行成本。制定公务车辆管理使用办法,加强公务用车管理。

第九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严格控制会议庆典论坛的数量、规模、规格和经费,举办庆典论坛,应报同级或上级政府审批。应当积极推广电子政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会议召开方式,大力倡导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或网络视频会议,有效控制会议费用支出。

第十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严格执行因公出国(境)计划报批制度,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费用和用汇额度,建立团组计划审批和经费审核联动机制,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团组、人员和经费,坚决制止因公出国(境)旅游行为。

第十一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严格控制出省考察,严禁组织目的性、针对性不强的考察,切实减少出省考察团组和人数。

第十二条 各级政府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严禁楼堂馆所新建。因地震、地质灾害等原因确需新建的,必须报市人民政府批准。严格控制办公楼维修改造,达到使用年限、确需申请维修改造的,应严格按照办公用房维修改造审批程序,按照现行办公楼维修改造标准审核控制投资预算,严禁超标审批和安排有关经费。

第十三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创新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将政府直接承担的如信息网络服务、培训教育、机关后勤服务等公共服务事项,逐步转为向市场购买服务。

政府购买服务事项要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统一纳入政府采购管理,按照规定确定服务供应方。

第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规范公务支出,按照规定使用公务卡支付日常公务开支,并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进一步完善市级机关部门公务卡使用管理,在本市行政机关全面推开,在县(市)、区级行政机关逐步试行。

第十五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本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确保会计核算信息真实、准确、完整,规范账户管理,严禁公款私存,坚决取缔“小金库”。加快行政机关经营性资产管理改革。

第十六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按照当地政府制定的控制目标制定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的实施方案,并报上级政府督查部门和同级牵头部门备案,确保完成控制目标。

第十七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每半年向同级政府督查、财政、发展改革、审计、监察部门报告本单位行政成本控制情况和问题整改情况。

各级政府督查、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当加强对本级行政机关重点行政成本控制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推进不力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政机关责任人,依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和通报。

第十八条 各级政府及所属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成本控制方案、行政成本控制情况,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政务信息查询制度实施办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九条 本实施办法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昆明市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决定》(云政发〔2010〕40号),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贯彻落实构建惩防体系目标要求,坚持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建设效能政府,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实施行政行为监督制度,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在行使公共权力、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时,针对行政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制定防范措施,完善监督机制,确保正确行使行政权力。

第三条 实施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监督管理。各级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要以人、财、物管理使用等为关键岗位,以行政审批权力运行、重要公共资源交易为重点环节,提出相应监督措施。

第四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着重围绕以下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科学配置权力,健全运行机制,完善监督措施:

(一)涉及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中,投资规模大、建设项目多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以及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管理的岗位;

(二)涉及固定资产投资、国有资产管理、国有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管理等审批权力的岗位和环节;

(三)涉及食品药品质量、教育收费、医疗卫生服务、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征地拆迁以及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救灾资金等使用和管理的岗位;

(四)涉及领导干部违法违纪信访举报、案件查处等岗位;

(五)各级行政机关在行政审批过程中,群众极为关注、反映较为强烈且问题易发多发的环节;

(六)各级行政机关确定的其他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

第五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结合工作实际,至少确定3个以上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制定防范措施。除涉密事项外,向社会公示或通报,并于每年4月1日前报同级政府监察部门备案。

第六条 各级行政机关主要领导对行政行为监督负总责,分管领导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七条 实施行政行为监督以年度或项目为周期,分为排查、执行、评价、完善4个环节实行循环管理。

(一)排查。各级行政机关应结合反腐倡廉工作实际,认真查找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并以预防、监督和处置为手段,制定工作措施,于每年4月1日前报同级政府监察部门。

(二)执行。严格实施排查阶段制定的工作措施,由各级行政机关通过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补救,有效规范行政行为。

(三)评价。各级行政机关于每年7月1日前,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的行政行为监督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并将情况报同级政府监察部门。每年12月1日前,由政府监察部门通过明查暗访、专项检查及重点抽查等方式,对全年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完善。各级行政机关每年都应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完善措施,并确定下一年行政行为监督的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

第八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领导,落实牵头机构和责任人,认真查找本部门、本单位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明确行政行为监督具体内容,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防范措施。

第九条 规范重要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交易机制,提高行政机关管理社会公共资源的水平和服务质量,构建统一、有序、开放、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的重点是:

(一)国有土地矿产资源交易;

(二)政府投资工程建设;

(三)政府商品采购。

第十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完善招标投标管理机制,建立相应信息库,全面、及时记载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人等有关信息,严格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履约跟踪制度,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各级行政机关对重要公共资源交易的情况,应当及时向社会公示。

第十一条 在2010年7月1日前,市级行政机关应进一步完善各种交易制度;所属县(市)、区应建立健全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招拍挂等交易场所和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管与交易分离、受理与经办分离、监督与服务分离。

第十二条 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公共资源交易的日常监督检查。每半年向本级政府上报1次监督检查情况,并抄送监察、审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各级行政机关要根据公共资源交易统一管理的要求,制定完善各自行业交易管理的有关规定,编制本行业交易活动计划,指导、监督本行业交易活动的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务监察,严格对行政审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实施有效监督。

2010年底前,昆明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在地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建成电子政务监察系统。2011年7月1日前,行政审批多、经济发达的县(市)、区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实现对政府部门行政审批的网上监察和动态监管。

第十五条 建立健全重要公共资源交易、政务服务和群众诉求“三位一体”的电子政务网络监察。

2010年7月1日前,对具备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条件的行政审批项目全面进入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并通过视频监察、网络监察和统计监察等方法,实行电子监察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及违纪违法的行政行为。

第十六条 推进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建设,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负责组织实施,市监察局负责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 坚持权责一致、责任追究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要求,把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纳入每年廉政建设责任制进行考核。加强对行政行为监督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贯彻落实不力的政府及其部门和领导,必须严格追究责任。

(一)情节轻微、损害和影响较小的,依照有关规定,对有关领导和责任人进行问责。

(二)情节严重、损害和影响较大的,依照政纪有关规定,对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给予政纪处理。

(三)情节特别严重、影响重大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本实施办法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昆明市行政机关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决定》(云政发〔2010〕40号),推动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务实开展工作、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行政能力提升应按照行政管理权限,实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确保行政能力提升工作有序开展。

第三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指导全市行政机关的行政能力提升工作。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本级行政机关行政能力的建设工作。

第四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围绕下列重点内容,积极开展行政能力建设:

(一)规范行政行为;

(二)强化目标管理;

(三)创新工作机制;

(四)搭建信息平台。

第五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注重学习的针对性,强化学习实效,努力提高本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六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以规范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为重点,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政府法制部门负责规范行政行为的推进工作。

第七条 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各级具有行政审批职责的行政机关,应当公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审批项目、程序和条件;对具备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条件的行政审批项目,应当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或者在本部门实行1个窗口对外办理。整治违法违规审批行为,实现行政审批透明、便捷、公正,促进行政审批高效运行。此项工作应当于2010年7月1日前完成,并实行动态管理。

第八条 规范行政处罚行为。各级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将执法主体名称、执法依据、执法权限、办公地址、联系方式和投诉渠道等事项,报本级政府法制部门审查后向社会公布。已公布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重新公布。

县(市)、区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应当结合实际,细化、量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幅度,规定从重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不予处罚和停止执行处罚各自适用的具体情形和相应的幅度档次,确保公正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上述2项工作应当于2010年7月1日前完成,并报本级政府法制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及法制部门备案。

第九条 规范行政复议行为。各级行政机关应当严格执行行政复议制度,畅通行政复议受理渠道,推进行政复议决定备案审查、行政复议检查、行政复议错案通报和责任追究工作。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改进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方式,综合运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听证等手段办案,加大专家参与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力度,探索运用和解、调节等方式解决行政争议,确保行政复议结果合法合理。

第十条 各级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应当公平公正,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不受理、不审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审批申请,不依法说明不受理或者不予审批的理由;

(二)不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超时办结或者中止办理不告知原因,擅自增加行政审批条件;

(三)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不向社会公布执法主体名称、执法依据、执法权限、办公地址、联系方式和投诉渠道等事项,不细化、量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幅度,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四)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不受理、不立案,不依法说明不受理或者驳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理由,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五)履行职责中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

(六)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为。

第十一条 承担政府年度重要工作的各级行政机关,要实施目标管理。通过落实目标进度、时间程序,强化落实情况的督查,确保工作目标全面实现。

(一)要确定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重要工作推进方案,并制定精细明确、责任到位的实施计划,报同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督查、监察部门备案。

(二)要将所承担的重要工作目标实现情况报同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政府督查、监察部门共同审核后,向社会进行通报。

(三)市级行政机关每半年要对所承担的重要工作进行自查,形成自查报告,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的重要工作目标实施情况进行汇总通报。

(四)每年末,市级行政机关要对所承担的重要工作进行全面自查,并形成自查报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政府督查、监察部门,选择50%的市级行政机关进行督查,形成督查报告报市实施四项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并对年度重要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组织好行政机关重要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方案于2010年4月1日前报上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六)各级行政机关应当严格按照目标时限和质量要求,最大限度简化、优化工作程序,加强对重要工作目标的全过程倒逼管理。各级政府督查、监察部门要对重要工作目标进度实施动态监控,对未能按照进度要求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实施问责。

第十二条 各级行政机关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决策在一线制定、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努力改善各级行政机关的服务水平。

(一)决策在一线制定。各级行政机关要坚持民主、科学和依法的原则,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重大决策、项目和敏感事项,要积极采纳群众意见,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针对性、科学性,拓宽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渠道。

(二)工作在一线落实。各级行政机关要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和部署,建立一线工作联系制度,推动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到一线指挥协调,现场解决问题,切实推动工作落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问题在一线解决。各级行政机关要围绕群众关注的急、难、愁问题,建立一线工作联动制度,形成以职能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联动工作机制,共同构建协作合作、流程通畅、高效快捷的一线公共服务体系,确保群众提出的问题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

(四)创新在一线体现。各级行政机关要创新工作思路,在一线发现经验,在一线总结经验,在一线推广经验,在工作落实中实现制度、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工作载体、途径、形式、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第十三条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行政效率和为民服务水平。由各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2010年7月1日前,云南省电子政务外网实现省、州(市)、县(市、区)行政机关网络的互联互通,并在省级机关和部分州(市)开展联网办公试点,逐步实现行政审批项目上网办理。同时,健全和完善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推进政务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整合网络、电话和政务服务中心,推进1个窗口办理的一站式服务。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政府监察、法制部门应当建立投诉受理制度,畅通电话、传真、网络和信函等投诉渠道,积极受理对行政能力建设方面的投诉、检举、控告,并及时作出处理。

第十五条 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督查、监察和法制等部门,负责对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工作推进不力,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单位,依照行政问责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第十六条 本实施办法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


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国海环字〔2012〕16号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国家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总体思路和重大部署,指导和引领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的创新发展和提升,我局组织编制了《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于2011年12月31日经第48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单位要依据职责,提高对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基础性、长期性、连续性、前瞻性”的认识,从科学监测、科学评价的角度出发,不断深化和拓展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领域,提高对海洋环境规律性的认识。

二、各单位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人才队伍建设对整个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发展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人才科学使用和管理机制,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人才使用为根本,人才评价激励为重点,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推行人才资质管理制度,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结构优化的专业化创新型人才队伍。

三、各单位要以服务海洋产业宏观调控、促进沿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以“五个服务”为目标,构建“支撑决策、面向管理、服务公众”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提高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信息产品的服务水平。

四、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所属海洋环境监测机构的综合能力,充分履行管辖海域海洋环境保护的责任,并对省-地市-县各级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发展进行整体部署。

各单位应根据《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有关精神,制定本单位细化落实方案并于2012年3月1日前报局备案。
     
     
     
      国家海洋局
二○一二年一月十八日



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海洋局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国家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总体要求和重大部署,指导和推进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系统发展,全面提升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综合服务效能,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

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以来,通过全面实施《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体系业务“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切实得到加强,业务体系不断创新发展,为海洋环境保护和沿海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服务,基本实现了规划发展目标。

——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建设稳步推进。地方各级政府依法履行管辖海域海洋环境保护职责,不断强化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积极推进地方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设置及能力建设,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截至2010年,全国已建有海洋环境监测机构232个,沿海11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44个地级市均建立了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沿海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山东、浙江等海洋强省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体系,其中,山东省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覆盖率达90%以上。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通过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初步构建了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海洋环境监测业务逐步深化拓展。监测范围覆盖我国管辖海域,对渤海、典型海湾等重点海域开展了专项监测,并拓展至与我国国家权益和生态安全密切相关的国际公共水域。监测内容日渐全面,基本实现清楚海洋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入海污染源以及潜在环境风险的要求,并根据国家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部署,拓展了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监测等新监测领域。监测手段更加多样,由岸基站、船舶、飞机、卫星、浮标和雷达等组成的立体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基本形成,在部分重点海域实现了多手段监测技术的综合运用。

——海洋环境评价技术得到创新发展。吸纳全国优势技术力量参与海洋环境评价方法体系的研发和应用,在海洋生态健康和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入海污染源及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评价、海洋环境容量和纳污能力评价、海岸带和海洋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海洋环境灾害和污染事件影响评价、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监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在海上溢油、赤潮(绿潮)、核应急等重大事件应急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应对2006年长岛海域油污染事件中,迅速响应,紧急启动海空立体监视监测,开展油指纹鉴定,排查油污染源,为指导溢油事件后续处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应对2008年黄海浒苔事件中,利用卫星、航空、船舶、岸基等多种监测手段,开展立体化、全覆盖、高密度的应急监视监测,为应急指挥部门准确、及时、直观地掌握浒苔分布提供了保障,被誉为奥帆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为海洋环境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服务效能显著增强。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切实开展对管辖海域海洋环境质量和海洋生态状况监测与评价,为各级政府履行海洋环保职责提供管理支撑,为国家和区域发展规划、海洋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先后开展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等海洋环境保障监测与评价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及时发布海洋环境公报以及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增养殖区等环境信息服务产品,极大提升了为社会民生的公益服务效能。

总体上,经过多年发展,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基本格局初步建立,并已基本具备与海洋环境保护职责要求相适应的能力。山东、福建、浙江、广东、深圳等海洋强省(市)海洋环境监测评价能力得到快速发展,基本具备落实海洋环境保护分级管理责任制的保障能力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辽宁、河北、江苏、天津、上海、大连、宁波、厦门等省(市)海洋环境监测评价能力得到较大程度提升,初步具备管辖海域监测评价能力,基本满足管辖海域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需求;广西、海南、青岛等省(市)海洋环境监测评价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仍不能充分满足履行海洋环境保护责任、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也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是尚未完全掌握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工作的科学规律。海洋环境监测站点布设、要素筛选、时间频率设置无法充分满足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基础性、长期性、连续性、前瞻性”的要求,距实现“科学监测、科学评价”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部分省市仍处于“为监测而监测,为评价而评价”的简单执行任务层面,工作思路急需转变,理念亟待更新。

二是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评价能力不足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尚未建立起动态化、定量化、诊断性评价方法体系,在海洋环境评价的各领域,多是以简单监测结果代替评价结论,缺乏对问题的分析和诊断;评价产品类型单一匮乏,针对性和时效性不足;尤其在应对新型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缺乏科学、准确、高效的评价方法。

三是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工作在满足沿海经济发展服务需求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目前,对海洋环境基本自然属性和生态特征掌握不足,对各种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机制和规律等研究不够透彻,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海洋环境问题认识不足,从而使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服务能力为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决策支撑不足,难以充分满足服务经济发展布局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

四是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体系的发展仍处于不平衡状态。由于沿海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地对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工作的认识和需求差别较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上不平衡。因此,在整个体系的发展上,很难做到协调一致、均衡发展,部分省市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三)“十二五”发展趋势与需求
   
“十二五”是海洋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健康海洋、和谐海洋、安全海洋的重要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相继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发展海洋产业”、“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以及“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的战略部署。沿海地区进入新一轮海洋开发和区域经济大发展时期,海洋环境保护对国家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海洋权益维护等支撑作用和服务效能将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深入人心,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海洋环境信息需求大幅增加。海洋环境监测作为各级政府履行海洋环境保护职能、开展海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学、全面掌握海洋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的手段,面临系统发展、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国际上,近年来世界范围海洋大开发及海洋产业急速发展,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日益凸显国际化。围绕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及碳收支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热点。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公共水域生态健康安全也日益得到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的国际化转变。
  
但同时,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一是海洋环境风险明显增大,海洋环境灾害和各类突发性污染事件频发,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应急监测、风险和损失评估的能力面临重大考验;二是社会公众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民生意识日益增强,更关注环境对健康和发展的影响,对环境知情权的诉求更加迫切;三是目前沿海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各类生产要素在向海岸带转移过程中,仍有大批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产业和重化工业在沿海布局,污染物排海总量不断加大,各类开发活动占用海岸带不断扩展,对海洋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威胁;四是渤海等重点海域在巨大环境压力下呈现生态环境恶化、环境风险增高等趋势,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问题,需要通过开展针对性的监测评价工作以更好地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五是海洋环境问题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跨区域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亟待增强我国在国际海洋环境问题中的话语权,维护国家海洋环境权益。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海洋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科学监测、科学评价为导向,大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积极构建创新型业务体系,加快拓展公共海域监测,切实提升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实现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增强业务能力,切实履行职责。围绕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基础性、连续性、长期性、前瞻性”的基本特征谋划基础能力发展和业务领域拓展,切实履行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实现对所辖海域海洋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入海污染源以及潜在环境风险“三清楚”,提高对海洋环境风险预警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
  
2.提升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引进的总量和质量,实施系统的人员培训和再教育工程,建立健全人才科学使用和管理机制;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坚持业务与科研有机联合,全面提升监测体系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根据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职责要求提出所属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人才梯队架构具体要求,制定配套措施促进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结构优化。
  
3.加强科学研究,发展创新体系。立足自主创新,吸纳和引进优势科技支撑力量,加强对海洋环境监测基础性理论和技术的研究,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科学监测与科学评价。保障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长期性、连续性,巩固和发展长期性监测成果积累,促进前瞻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示范,切实发展创新型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
  
4.拓展监测领域,着眼全球问题。建立全球大海洋系统观念,立足管辖海域,拓展国际公共水域、极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建立与我国毗邻海域的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提高跨界海洋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水平,提升对全球海洋环境问题的诊断与评估能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国际话语权,保障海洋生态安全和国家权益。
  
(三)规划目标
  
到2015年,基本形成科学的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建设优质发展,监测领域进一步拓展,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环境风险防范、社会民生利益和沿海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具体目标如下:
  
——健全科学的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逐步建立海洋环境监测站位布设、要素筛选、时间频率设置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监测范围覆盖所辖海域及重要国际公共水域,监测评价内容能够说清区域基本环境问题、掌握主要入海污染源及潜在的环境风险;在主要河口和海湾、典型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海洋断面等开展长期、连续监测,建立海洋环境基础性数据库;开展面向管理和民生新需求、环境新问题、监测评价新技术等前瞻性科学研究。
  
——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基础能力明显增强。省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具备对管辖海域内各类海洋环境要素监测能力,以及对各类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技术保障能力;地市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具备基本海洋环境要素及赤潮(绿潮)、溢油的应急监测能力;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具备样品采集、现场快速监测等基础能力。到“十二五”末,实现40%以上沿海县级行政区设立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其中海洋大省和经济强省设立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的比例不低于60%。
  
——海洋环境监测人才队伍优质发展。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批海洋环境监测各领域尖端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大力促进技术骨干的成长。实施专业技术人才考评管理制度和人才培训制度,人才队伍结构覆盖职能要求的全部业务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其中,省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A、B类资质人员比例占30%以上,地市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A、B类资质人员比例占20%以上,县级海洋监测机构骨干业务人员取得D类以上资质。
  
——公益服务和管理支撑能力显著提升。针对公众用海健康安全,完善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增养殖区等评价产品,做好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公益服务;发展赤潮(绿潮)、溢油、核应急、危化品的风险预警和应急监测评价能力,有效应对各类海洋环境灾害与突发事件;科学把握海洋环境的宏观形势和微观特征,支撑海洋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出台和实施;针对沿海社会经济发展,从海陆统筹角度,服务经济发展布局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空间不断拓展。在西太平洋海域开展长期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不断扩展监测范围、发展监测技术、丰富监测内容,获取国际公共水域环境综合信息,有效应对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我国海洋环境及周边海域的影响及潜在风险;切实加强对我国其他毗邻海域海洋环境监测,形成跨界环境风险预警能力;探索实施印度洋和极地环境监测,提升应对全球海洋环境问题国际话语权。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科学研究和实践,构建创新型监测与评价体系
  
1.创新优化海洋环境监测技术
  
加强基础性和方法学研究,针对不同环境要素、环境问题和管理需求,创新和集成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优化海洋环境监测方案。
  
(1)进一步完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优化现有技术方法,吸收发展国际先进技术和我国自主研发技术成果,研发和集成海洋环境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重点发展海洋优先控制和新型污染物及敏感海洋功能区环境实时在线监测技术、赤潮(绿潮)和溢油立体监视监测及现场应急监测技术、近海固碳能力监测技术、生物毒素快速富集监测技术、海洋放射性在线监测技术、高效海洋生物物种鉴定和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等。推进沿海地方海洋环境监测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2)根据不同海洋环境监测目标,建立具有针对性、科学、有效的海洋环境监测方案设计和优化方法,包括站位布设、监测时间频率、监测要素和监测方法等。科学论证监测站位布局空间代表性,形成覆盖所辖海域、具代表性的监测站位布局;优化监测时间频率,科学反映所辖海域不同时间尺度环境情况;根据监测目的,筛选表征所辖海域海洋环境现状、变化及潜在风险的环境要素;实现多技术手段的科学集成和综合运用,提高监测质量和效能。
  
(3)不断强化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管理,推进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加强传统手工分析技术向自动仪器分析技术的转变,提升常规项目实验室分析检测技术水平和效率;强化监测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完善质量控制技术手段,完善计量认证监督检查制度;强化监测信息数据传输能力,提高信息化管理服务能力。
  
2.深化和拓展海洋环境监测工作领域
  
根据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工作“基础性、连续性、长期性、前瞻性”的要求,立足海洋环境管理需求和社会民生需求,深化传统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工作,不断拓展监测评价新领域。
  
(1)加强基础性监测评价工作,提高对海洋环境规律性认识。重点推进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提升海洋生物物种分类和鉴定能力,提高对濒危物种、珍稀保护物种、环境指示物种等长期监测和趋势评价水平;继续强化海水、沉积物、典型生态系统、重要海洋断面等监测,掌握管辖海域环境状况;继续推进海洋水动力监测,提升对海洋自然属性的认识,结合生态、污染变化,掌握管辖海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2)强化应急监测评价,提升对环境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以海洋溢油和化学品泄漏、赤潮(绿潮)、核事故、海岸侵蚀、海水入侵等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为重点,切实开展风险源排查,加强各类海洋环境灾害风险等级评估与区划;构建和完善各类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监测与评价、生态损害评估等方法技术体系;以省级监测机构为核心、地市级监测机构为骨干,按照近岸海域环境风险特征布局应急监测和预警能力,切实提升地方监测机构开展海洋环境应急监测与评价、跟踪监测与生态损失评估的整体能力,逐步开展对受损海域生态修复工程的跟踪监测与评估。
  
(3)拓展监测工作领域,提升为海洋环境管理的决策支撑能力。以陆海统筹为出发点,建设以陆源污染源为主的多种入海污染源档案,加强对各类入海污染源的监测评估,开展重点海域环境容量与纳污能力评估,推进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实施;根据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做好海洋领域相关减排指标监测与评价;以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为重点,构建我国近海“蓝色碳汇”监测体系,加强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性监测评估;对重点海洋倾废、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大型围填海活动和海洋工程开发实施全覆盖监管监测;根据沿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海洋环境状况,选划重点海域开展区域综合性监测与评价。
  
3.发展完善海洋环境评价方法体系
  
做好海洋环境评价方法体系构建和科学论证工作,重点加强海洋环境风险预警管理和应急处置、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和开发活动管理支撑、社会民生公益服务支撑等领域评价关键技术研发。
  
(1)在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评价领域,以科学评估海洋生态环境为目标,重点研发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评估、重大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沿海区域发展规划的海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等方法;改进和完善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介质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评价方法;在大尺度海洋生态环境动态评价、海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性评价等技术领域部署前瞻性科学研究内容;根据河口、海湾、开发热点区域和周边国家毗邻海域等典型区域环境特点,建立重点海域环境综合评价方法体系;推进各省市建立适合地方环境特色和管理需求的区域性海洋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2)在海洋环境风险状况评价领域,以有效应对各类海洋环境风险为目标,发展海洋环境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建设海洋环境风险信息库;分类建立海洋溢油和化学品泄漏、赤潮(绿潮)、水母、核事故、外来生物入侵、海水入侵等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风险预警、生态损害评估技术,试点开展新型污染物、新型环境灾害的预警和监测评价技术研究,完善全防全控技术体系和应急预案。
  
(3)在海洋环境污染防治评价领域,以支撑沿海各级政府海洋环境保护责任为目标,完善陆源排污对近岸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构建海洋环境容量评估技术体系,推进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和流域-河口-海域污染综合治理;建立健全重点用海工程项目和海洋开发热点区域的环境适宜性及对海洋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体系,开展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促进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布局和结构优化;发展跨界污染诊断、国际环境履约、区域或全球环境问题分析等国际领域评价服务体系。
  
(4)在社会民生公益服务评价领域,以服务公众用海健康为目标,完善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浴场、海水养殖区等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评价和风险预报方法,为社会公众提供卫生健康、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等服务信息;加强对沿海城市建设用海区、市政和工业取水海域、矿产资源开发海域等环境状况评估和灾害预警,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环境资讯服务。
  
(二)健全和发展业务体系,稳步提升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业务能力
  
根据海洋环境保护分级责任制,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国家(海区)-省-地市-县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基础能力,稳步提升地方各级监测机构说清所辖海域海洋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入海污染源以及潜在环境风险等综合业务能力,提高对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的技术保障能力。
  
1.推动建立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完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布局
  
在“十一五”基础上,根据海洋环境保护分级责任制,围绕地方海洋环境监测体系现状和海洋环保工作需求,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在有一定基础的沿海县建立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尤其在沿海经济开发热点区、环境风险高发区、环境损害严重区和生态保护区等关键区域,填补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布局空白,不断完善国家(海区)-省-地市-县一体化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到“十二五”末,实现40%以上的沿海县级行政区设立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其中海洋大省和经济强省县级监测机构覆盖比例不低于60%。
  
2.推进地方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强化监测机构定位
  
按照全面履行所辖海域环境保护责任的要求,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扶持等多种方式,推进地方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各级监测机构定位。
  
全面加强省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海洋环境基本属性参数、主要污染物类型、典型生态系统和指示物种监测能力,提升对重点入海污染源实施监督性监测与评价能力,切实提高对重点入海污染源实施监督性监测与评价的技术水平,具备对管辖海域内主要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实施应急监测的技术保障能力。
  
加强地市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对所辖海域基本海洋环境要素监测能力建设,提升赤潮(绿潮)、溢油等常见海洋环境灾害或突发事件应急监测能力,发展区域特色监测评价技术。开展地市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评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市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开展评价研究,并纳入常规业务工作之中。
  
开展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使之具备海洋环境样品采集、常规污染要素监测、基础信息采集的基础能力,并初步具备现场快速监测能力。结合沿海经济发展特点及海洋环境自然状况,分类、分级建设县级标准示范海洋环境监测机构。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专业化创新型人才队伍
  
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依托国家和地方人才战略,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人才使用为根本,人才评价激励为重点,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推行人才资质管理制度,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优化的专业化创新型人才队伍。
  
1.扩大人才队伍规模,强化人才建设
  
扩大人才引进数量、拓展人才引进渠道,灵活人才引进方式,扩大人才引进范围,保障人才待遇。大力引进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中青年高层次人才,从政策和制度上鼓励支持熟悉地方情况、具备相当专业技术水平、适应区域管理需求的有实践经验的基层专业人才进步和发展。
  
到2015年,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目标是:根据管理需求,针对性充实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的编制和规模,原则上,一般省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不少于50人,地市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不少于20人,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不少于10人;海洋大省和经济强省的省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不少于75人,地市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不少于30人,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不少于15人。
  
2.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建立实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管理制度,规范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人员队伍管理;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建设跨机构、跨部门的专家团队,及时有效应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或突发性海洋环境事件;定期开展常态化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专业技术竞技比赛、技能考核、业务评比、经验交流等,形成开放合作和良性竞争氛围;建立健全针对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及保障制度;适当提高专业岗位的比例;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考核体系,建立以实绩为标准的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专业人才评价、奖惩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到2015年,实现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人员队伍专业技术职称级别初级、中级、高级比例为5:3:2,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海洋监测与评价人员总数的80%以上。
  
实现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其中,省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A、B类资质人员比例达到30%以上,地市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的A、B类资质人员比例占20%以上,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骨干业务人员取得D类以上资质。
  
3.保障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素质
  
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的人员培训机制,全面推进基层技术人员定期培训工作,重点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各省负责所辖地市、县级海洋环境监测人员技术培训;国家和海区海洋环境监测机构针对性实施重点、难点监测技术培训工作;组建由业务中心、监测机构、科研院所和管理部门等共同组成的培训团队,重点培养具备学科交叉能力、业务实践经验、科技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强化重点专项监测评价技术的交流和研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专业人员深造、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在职学习和脱产学习相结合;综合运用视频、远程教育等手段,扎实提升培训效果。
  
到2015年,实现具有高级职称或A类资质人员每年脱产专业培训不少于5天,中级职称或B、C类资质人员不少于10天,初级职称或D类资质人员不少于15天,新进职工和其他人员每年脱产培训不少于20天。
  
(四)创新发展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产品,不断增强综合服务效能
  
以服务海洋产业宏观调控、促进沿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以“五个服务”为目标,构建“支撑决策、面向管理、服务公众”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提高信息产品服务水平。
  
1.围绕社会民生需求,深化拓展公益服务领域
  
针对公众用海健康安全,完善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增养殖区等评价产品,做好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社会关注度高的公益服务。
  
以开发《海洋环境信息(月报)》等准实时服务产品为重点,及时向管理部门和社会公布海洋环境形势;针对政府关切和公众关注的主要海洋环境问题,及时发布专项报告,满足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2.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切实做好海洋环境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
  
全面排查沿海人口密集区、开发热点区的海洋环境风险源,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加强社会公众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海洋环境风险防范意识。
  
针对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建立规范化、标准化、实时化的海洋环境信息发布机制,建设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化平台,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和范围,及时公开海洋灾害及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信息,提出有效应对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指导性意见。
  
3.提高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工作影响力,有效服务沿海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海洋环境监测志愿者队伍建设,拓宽社会公众及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渠道。
  
加强跨部门、跨领域合作,实现海洋环境监测评价结果有效服务沿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加强对海上开发活动环境影响的全程监测与综合评价,分类评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优化时空分布,促进海洋产业的宏观调控;贯彻落实陆海统筹战略,依据监测评价结果提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需求,促进重点入海江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五)健全渤海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切实保障渤海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
  
以支撑渤海环境风险管理、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恢复、用海监管和社会民生需求等为重点,健全渤海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切实保障渤海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
  
1.构建渤海环境和经济社会综合信息库,分区确定渤海环境管理目标
  
加强陆海统筹、多部门合作和跨区域合作,汇总整合渤海海域和环渤海地区历年来相关研究成果,构建渤海环境和经济社会基础信息数据库及综合信息平台。
  
综合分析渤海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及问题,系统研究环渤海三省一市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对渤海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未来需求变化及导致的生态环境压力,深入研究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异双重驱动下的渤海环境变化趋势及发生机制,分区确定渤海环境管理目标。
  
2.创新发展海洋环境监视监测与预警评估技术,有效支撑渤海环境风险管理
  
分类开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化学品泄漏、陆源集中排污、赤潮(绿潮、水母)爆发、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等环境风险源排查工作,分区评估渤海主要环境风险和风险等级。
  
创新发展渤海环境高风险源(区)实时监视监测技术,分区分类做好环境风险的预警管理。
  
构建渤海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支撑技术体系,完善主要目标物或环境参数的分析检测技术,推进现场快速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研发;制定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监测和生态损害评估技术规程,健全应急预案,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技术和信息协调。
  
3.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切实推进渤海污染防治和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
  
以“渤海环境立体监测与动态评价专项”成果为基础,积极开展跨部门合作,实施科研业务联合攻关战略,突破渤海污染防治和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的关键技术瓶颈。
  
一是汇总海洋、环保、水利、渔业、海事等部门的渤海入海污染源监测和调查信息,切实摸清渤海入海污染物总量及时空分布特征,建立健全渤海入海污染源档案。
  
二是综合分析渤海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变化趋势,在分区确定渤海环境管理目标的基础上,系统评估近岸海域及海岸带生态脆弱性,筛选提出渤海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和重点海域名录。
  
三是研究环渤海各类经济社会开发活动与主要污染物排海量之间的响应关系,按照以海定陆的原则,确定区域性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提出环渤海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对策建议,实施环渤海全域的污染减排战略,遏制渤海环境质量恶化趋势。
  
四是拓展应用渤海重点海域环境容量和纳污能力评估技术,分区实施渤海重点海域环境容量监测评估专项,开发重点海域排污总量评估、分配和监控的实用技术。
  
4.加强区域性海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因地制宜开展渤海生态修复与恢复
  
结合国家级综合发展战略和地区性产业结构布局规划,加强环渤海区域性重大开发活动的海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探索实行区域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限批政策,强化渤海环境保护的提前介入机制。
  
根据渤海各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和经济社会特征,因地制宜地实施海洋保护区建设、海洋生态整治修复。选划渤海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生态红线区,编制渤海海洋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指南。
  
5.做好渤海功能区监测评价和环境监管,服务环渤海社会民生重大需求
  
以渤海确权海域为主要对象,分类实施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增养殖区、海洋工程开发利用区等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服务与环境监管。
  
一是为各类确权海域开展针对性的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服务,提供特色化、时效性海洋环境基础信息、污染源信息、环境状况、风险防范等信息服务;定期开展各类用海海域环境状况、环境压力及环境风险综合评估,提出管理对策建议。
  
二是加强对各类确权海域内开发活动的监督管理,重点监控其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的潜在污染压力和损害风险,以及对人体健康、公民财产安全等可能导致的危害,及时发布海洋环境监管和整改通知,规范和引导海洋开发行为。
  
(六)拓展海洋环境监测空间,提升海洋环保国际话语权
  
大力推进西太平洋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切实维护我国海洋环境生态安全和国家权益。加强跨界水域海洋环境监测,防范环境外交争端。
  
1.大力推进西太平洋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以跟踪监测和预警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我国管辖海域生态环境风险为主要目标,大力推进西太平洋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掌握核污染物质的漂移扩散及衰变情况,追踪核污染物质在鱼类等海洋生物体内的富集和传递过程,为海洋环境风险预警提供基础信息和保障能力。
  
2.系统部署对跨界水域的海洋环境监测和污染诊断
  
在黄海、东海和南海系统部署对跨界水域、大洋水团等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关键断面和控制点的现场连续监测,防范跨界污染事件,有效支撑环境外交谈判。
  
3.积极推进印度洋和两极环境监测
  
通过多种渠道,推进印度洋及南北极环境监测,开展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和海洋生态系统长期变化等监测工作,逐步掌握极地海洋环境的自然属性、质量状况和生态特征,评估人类活动对极地海洋环境背景的影响,逐步提升应对全球海洋环境问题的国际话语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体系文化建设,形成良好发展氛围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文化建设。强化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注重培养责任观念、大局观念,强化海洋环保危机意识、海洋监测质量意识、海洋评价服务意识,倡导自主创新、开放合作的体系文化,创新发展示范站评选活动等激励措施,形成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体系良好发展氛围。
  
(二)加强规划实施考核,完善监督机制
  
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本规划纲要,制定所辖海域具体实施计划,并实施动态评估与绩效考核,及时查找规划执行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切实保障规划目标和发展内容的落实。
  
各地要探索试行海洋环境质量监督考核工作,将海洋环境质量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之中,建立海洋环境质量目标的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与考核方法,落实地方政府海洋环境保护责任。
  
(三)加强经费保障力度,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将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业务体系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分级负担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业务经费,将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业务经费纳入各级公共财政预算,并给予优先安排和保障。
  
(四)加强组织机构保障,建立新型人才管理制度
  
各级政府要推动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建设,特别是县级监测机构建设,保障专业岗位和人员数量,加强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配置,为建设创新型海洋环境监测业务评价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保障。
  
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逐步改革人才评价考核方法,建立科学的人才使用与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海洋环境监测事业发展,有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内部激励机制。